从抢救生命到科技进步,解密AED的发展简史

联鹿头条 2025-08-19

我国心脏骤停形势严峻

院外心脏骤停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,其致死致残率高。《柳叶刀-公共卫生》(The Lancet Public Health)近日上线中国专刊,发表中国首个全国性院外心脏骤停调查(BASIC-OHCA)结果显示。我国每年经EMS接诊的院外心脏骤停人数达75万,其中,57.3%的患者在现场就宣布死亡了,剩下的42.7%被送去急诊,而患者存活出院率仅为1.2%。神经功能好转的更是只有0.8%。

据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》报道,中国每年死于心脏骤停人数为54.4万居世界之首,每分钟约有1人发病。如今,自动体外除颤仪(AED)被广泛认可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一种 “救命神器”,这一伟大的发明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们辛勤努力的成果。

联鹿资讯图片5.png

相信大部分人知道或听说过AED,但对于AED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至今都没有大致的了解。本篇文章将带你走进AED从起源到发明。让你更好地了解AED、了解人类的急救发展。


AED发展简史:

1. 背景

其实早在16世纪,就有人发现了电击可以对心脏产生影响。20世纪初的西方,正值工业革命迅猛发展之际,电力进入了家家户户,人们开始使用电灯、电话、吸尘器和电熨斗等电器产品。

联鹿资讯图片6.png

然而,电力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伴随着各种电气事故,不时发生的电击致死事件似乎毫无规律可寻。不同人体对电击的反应存在巨大差异,幸运的是,当时的医学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,医学专家们开始深入研究电流对心脏的神秘影响。

2. 动物实验

  • AED技术发展的开端

    1775年,丹麦兽医彼得(Peter Abildgaard)使用电击使一只鸡的心脏停止跳动,然后再用电击使其苏醒,意外发现胸部的反震能再次让心脏跳动。

    联鹿资讯图片7.png

    而在1933年,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电气工程师威廉·考文霍文(William Kouwenhoven)博士的带领下,发现在心脏停跳的狗身上,首先在狗的胸骨施加压力,随后进行电击除颤可以重新让心脏跳动。这一发现结果在100多只狗身上得到了证实。

3. 临床实验

  • 从体内除颤到体外除颤

    1947年,那时对于心脏的治疗还需要剖开胸腔。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,心胸外科医生克劳德·贝克博士首次在暴露的人体心脏上成功使用电除颤器。

    联鹿资讯图片8.png

    1956年,经哈佛大学心脏病学家保罗·卓尔博士等人研究,体外除颤器首次成功将颤抖的心脏恢复到了正常、稳定的节律。从此进行心脏除颤正式从体内转向了体外,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损伤。

4. 除颤器的发明

  • 被誉为“英国100项伟大发现”之一

    1957年,威廉·库文霍文(William Kouwenhoven)团队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研究,推出了第一台便携式体外除颤器(在轮式推车上),这被认为是第一台人体使用的体外除颤器。

    联鹿资讯图片9.png

    (左至右)裘德、库文霍芬和尼克博克医生

    1965年,急诊学之父潘特里奇发明了便携式心脏除颤器,并在1968年对其进行了改进,使其重量大幅减轻至仅有3公斤,成为更为便携的设备。这一发明与青霉素等伟大发现并列,成为“英国100项伟大发现”之一。

AED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挑战与创新的史诗,从最初的动物实验与人体验证的过程,再到除颤器的发明,科学家无数次的改进和技术革新,才一步步推动了医学的进步。这些重要研究让我们从电击带来的威胁中得到解救,为拯救心脏骤停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救治手段。


国产AED技术沉淀:

很多率先进入工业化的发达国家,AED已成为与项目设施同样重要的公共安全设施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我国AED依赖进口,国外AED设备企业占据了中国AED的主要市场份额。

其实,早在2004年左右,迈瑞就开始研究AED除颤相关核心技术,2013年,迈瑞发布了我国首款双相波AED产品,成功突破了由1000多项专利树立起来的国际“技术壁垒”封锁,改写了我国AED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。

AED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,需要强大的技术沉淀作为支撑。只有那些对心脏领域研究深入、有大量医疗数据的品牌,才可以在关键时刻提供更为科学、准确的救助方案,并基于目前的医疗数据自动分析患者心率情况,更准确地识别出心脏骤停的患者,并指导使用者进行正确的除颤操作。

联鹿资讯图片10.png

自AED发明后AED技术发展日新月异,迈瑞作为国内AED设备龙头企业,技术的沉淀以及海量的患者数据让其产品更具可靠性。

今天,迈瑞医疗联手联鹿医疗,深入数万急救场景,通过大量调研和走访,联合共同研发联鹿AED,以科技重写生命救援速度,实现有效放电除颤救人、极致的施救速度、极简的操作和维护等关键能力,打造更具关键时刻能够及时救人的急救神器。


当AED从“急救设备”成为“生命基础设施”,联鹿的使命是编织一张覆盖中国的“黄金急救网”。 我们以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为针,以极致的可靠性与触手可及的价格为线,穿透企业、社区、家庭的每一道屏障。因为每一个被忽视的角落,都可能是一个生命的倒计时;每一秒因设备迟滞的犹豫,都是对希望的辜负。联鹿相信:救命的权利,不应被场所定义,更不该因成本设限。 让一台台1.6kg的联鹿AED,守护千万次心跳;用科技的温度,重写“黄金四分钟”的结局——当心跳骤停发生时,有联鹿在守护生命中的每一个关键时刻!


  • 线上商城
  • 产品咨询
  • 微信客服
  • 返回顶部